实验教学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验教学中心 > 实验中心公告栏 > 正文
 
实验中心公告栏 | Bulletin Board
 

关于转发《学校危险化学品管理办法》等文件的通知

发布者:admin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12-11-15 15:43:44

-中国地质大学校长办公室文件

地大校办字〔2012〕46号



关于转发《学校危险化学品管理办法》等文件的通知


各学院(课部)、各处(室)、各直属单位:

  为加强实验技术安全工作,经学校实验室技术安全领导小组同意,现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危险化学品管理办法》等文件予以转发,请有关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危险化学品管理办法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办法

  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管理办法




二○一二年九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实验设备 技术安全 管理办法 通知

undefined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办公    2012年9月28日印发  

undefined共印6份  

附件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危险化学品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对我校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督与管理,严防事故发生,确保我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教学、科研活动正常有序进行,建设生态化绿色校园环境,根据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学校实验室化学危险品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备厅〔1997〕13号),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学校实验室技术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全校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工作。保卫处负责校内各单位危险化学品的购置、存贮、运输、使用、销毁的审批、安全监督与备案,依法督促有关单位管理好危险化学品。实验室设备处负责危险化学品管理的制度建设,统一计划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购置,协助办理采购手续并备案存档,定期检查危险化学品的存贮、使用及实验室安全状况;负责全校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废水、废气的回收与处置。各学院、重点实验室具体负责危险化学品的申请、购买、存贮、使用、操作、管理、处置等工作。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危险化学品是中华人共和国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中规定的七类化学品。我校危险化学品分为非管制类危险化学品和管制类危险化学品。其中,非管制类危险化学品主要包括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腐蚀品等六大类;管制类危险化学品主要包括易制毒危险化学品(名录见附录一)、剧毒危险化学品(名录见附录二)、易制爆品(名录见附录三)及爆炸品等四大类。

  第三条 学校所有涉及危险化学品的教学实验、科研实验、生产场所及其活动的安全监督与管理,包括购买、运输、存贮、使用、生产、处置和销毁等过程必须遵守本办法。特别要加强气体钢瓶、剧毒品、易燃易爆、易制毒品、易制爆品的管理。

  第四条 各学院或重点实验室须明确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建立健全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管理的组织体系,即确定专职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和学校有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法规、制度,督促指导操作人员安全操作,全面了解掌握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详细台账,做到帐、物一致。人员名单报实验室设备处备案,人员变更时及时通知实验室设备处做相应变更。

  第五条 所有涉及危险化学品的报账必须经各单位第一责任人及实验室设备处签字认可。各单位及使用责任人(项目负责人)应按本办法第八条要求如实办理危险化学品的采购与审批程序,凡未按规定要求办理的,由使用责任人(项目负责人)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六条 对严格执行本办法的单位和个人,在年终学校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工作评优时应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本办法的单位和个人,实施一票否决制,除责令整改外,年度考核不得评优;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司法机关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的管理

  第七条 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工作流程分为审批与采购、储存与保管、领用与使用、回收与销毁、应急事项报告五部分。

  第八条 危险化学品的采购与审批须严格遵守相应程序。学校保卫处依法申办危险化学品购买备案证明或存放证明,并协调申购有关事宜,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申报备案不得自行采购。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别要加强科研实验室危险化学品采购的管理。

  (一)各单位购买危险化学品时,须填写《危险化学品购买申请表》(在保卫处网页上下载),详细写明所要申购危险化学品的品名、类别、数量、用途以及使用责任人(项目负责人)、使用场所、安防设施、“三废”处理程序等。其中,非管制类危险化学品只须将填好的《危险化学品购买申请表》交由保卫处备案,纳入保卫处的日常消防管理,然后由购买单位自行购买;管制类危险化学品由购买单位提交填好的《危险化学品购买申请表》及安全责任承诺书、操作规程、安全措施、安全应急处理预案以及有资质供应厂商情况等文字材料,经单位主管领导签字同意,盖单位公章后报保卫处审核和签批,再由实验室设备处和保卫处各一人带齐相关资料到公安、卫生、环境保护等相关行政部门上报审核签批,办理相关购买事宜。

  (二)各单位申请购买易制毒危险化学品时,除须填写《危险化学品购买申请表》(在保卫处网页上下载)、单位领导签字盖章、并到保卫处审核签批外,还须到实验室设备处安全与材料管理科的湖北省易制毒化学品监管系统上进行申请、审批。然后由实验室设备处和保卫处各一人带齐相关资料到有资质供应厂商处购买和转交所需易制毒危险化学品。

  (三)申请购买进口危险化学品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四)危险化学品的购买备案证明及相关资料复印件须交实验室设备处存档。本科教学实验室的购买经费按照实验室设备处的年度计划统筹解决,科研实验室的购买经费自行负担。

  第九条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及保管由各单位指定专人负责。各单位应完善危险化学品的出、入库程序,所有购买回来的危险化学品报账前必须先到实验室设备处安全与材料管理科办理入库登记手续,剧毒危险化学品还须到学校剧毒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处办理出、入库登记手续。

  (一)非管制类危险化学品、管制类危险化学品中的易制毒危险化学品和易制爆品的储存与保管由各单位自行负责。学校设立剧毒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委托有关单位具体负责管理,所有剧毒危险品必须统一集中储存和保管。

  (二)危险化学品应当分类、分项存放在条件完备的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专用储存室(柜)/保险柜内;对于化学性质或防火、灭火方法相互抵触的非管制类危险化学品,不得在同一仓库或同一储存室存放。危险化学品的专用储存地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设置明显标志,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并根据物品的种类、性质,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爆、泄压、防火、灭火、防雷、防晒、调湿、消除静电、防护围堤、通讯、监控、防盗报警等安全措施;同时应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标准,定期对存放的危险化学品进行维护、保养,保证处于良好状态,防止隐患事故的发生。

  (三)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应当严格遵守双人保管(双帐管理)、双人收发、双人使用、双人运输、双人双锁的“五双”制度,应做到日清月结,帐物相符;标签要有鲜明、醒目的标志,要有专用的量器及分装器材;移交时,凡不是原包装或是已启封的,都必须称量实重。要精确计量和记载,防止被盗、丢失、误领、误用,如发现上述问题必须立即报告校保卫处和当地公安部门。其中,剧毒危险化学品的日常管理归口到材化学院统一管理,相应的管理细则由材化学院制定并报实验室设备处和保卫处备案。

  第十条 各单位必须做好危险化学品的领用和使用记录。严格贯彻和落实“谁领用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

  (一)领用危险化学品时,领用人应填写危险化学品领用单,详细注明品名、规格、数量和用途,由各单位指定的管理人员对使用过程进行督察,及时回收并存放没有用完的危险化学品。使用剧毒危险化学品的实验室要对其使用的全过程负安全责任,学校剧毒危险化学品仓库责任人负责督促相关单位及时将未用完的剧毒化学药品交回学校剧毒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存放并办理入库登记手续。

  (二)使用危险化学品时,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按规定穿防护服装,佩戴手套、护目镜。必须遵守专项审批、专项使用的原则,任何实验室不得私自接收校内外单位转让和赠送的剧毒或易制毒化学品也不得将危险化学品转送、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或用于实验室以外的用途。

  第十一条 因存放过久失效变质报废的危险化学品应进行回收和销毁处理,须经单位领导签字批准后,报实验室设备处备案,并由实验室设备处统一进行回收处理,其处置费用由学校“三废”专项基金统一支付。

  第十二条 各单位应加强对易燃、易爆、腐蚀、助燃、剧毒压缩气体的管理。使用单位须向有资质的供应商购买高压气瓶,在购买后须按要求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

  (一)高压气瓶要存放在符合技术安全要求的地方(单独房间或防爆柜内),并张贴警示标签。化学性质相抵触容易引起燃烧、爆炸的不同类高压气瓶严禁混合存放。高压气瓶不可靠近热源和火源;可燃、助燃气瓶使用时要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十米。

  (二)高压气瓶应按期进行技术检验和日常维护,发现有不正常现象要及时处理,并做出认真记录;不得使用过期、未经检验和不合格的气瓶。

  第十三条 各使用单位必须逐级完善安全责任制,贯彻落实“谁使用,谁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工作责任制。制订相应的安全措施。特别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重点预防;,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情况经常性地组织安全检查;加强对师生员工的安全教育,组织必要的安全管理和技能培训,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第十四条 各单位及相关实验室必须根据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人员岗位职责、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事项报告制度、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报实验室设备处、保卫处备案。一旦由于危险化学品处理不当发生事故时,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

第三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各单位要根据本办法,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并醒目张贴,严格监督执行。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由实验室设备处负责解释。

  附录一:易制毒品

  附录二: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版)

  附录三: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1年版)

附录一:

易制毒品

  第一类:

  1.苯基-2-丙酮

  2.3,4-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酮

  3.胡椒醛

  4.黄樟素

  5.黄樟油

  6.异黄樟素

  7.N-乙酰邻氨基苯酸

  8.邻氨基苯甲酸

  9.麦角酸

  10.麦角胺

  11.麦角新碱

  12.麻黄素

  第二类:

  1.苯乙酸

  2.乙酸酐

  3.三氯甲烷

  4.乙醚、无水乙醚

  5.哌啶

  第三类:

  1.甲苯

  2.丙酮

  3.甲基乙基酮

  4.高锰酸钾

  5.硫酸

  6.盐酸

附录二:

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版)


序号

中文名称

化学名

别名

1

氰气

2

氰化钠

山奈

3

氰化钾

山奈钾

4

氰化钙


5

氰化银钾

银氰化钾

6

氰化镉


7

氰化汞

氰化高汞;二氰化汞

8

氰化金钾

亚金氰化钾

9

氰化碘

碘化氰

10

氰化氢

氢氰酸

11

异氰酸甲酯

甲基异氰酸酯

12

丙酮氰醇

丙酮合氰化氢;2-  基异丁腈;氰丙醇

13

异氰酸苯酯

苯基异氰酸酯

14

甲苯-24-二异氰酸酯

24-二异酸甲苯酯

15

异硫氰酸烯丙酯

人造芥子油;烯丙基异硫氰酸酯;烯丙基芥子油

16

四乙基铅

发动机燃料抗爆混合物

17

硝酸汞

硝酸高汞

18

氯化汞

氯化高汞;二氯化汞;升汞

19

碘化汞

碘化高汞;二碘化汞

20

溴化汞

溴化高汞;二溴化汞

21

氧化汞

一氧化汞;黄降汞;红降汞;三仙丹

22

硫氰酸汞

硫氰化汞;硫氰酸高汞

23

乙酸汞

醋酸汞

24

乙酸甲氧基乙基汞

醋酸甲氧基乙基汞

25

氯化甲氧基乙基汞

26

二乙基汞

27

重铬酸钠

红矾钠

28

羰基镍

四羰基镍;四碳   镍

29

五羰基铁

羰基铁

30

金属铊

31

氧化亚铊

一氧化(二)铊

32

氧化铊

三氧化(二)铊

33

碳酸亚铊

碳酸铊

34

硫酸亚铊

硫酸铊

35

乙酸亚铊

乙酸铊;醋酸铊

36

丙二酸铊

丙二酸亚铊

37

硫酸三乙基锡

38

二丁基氧化锡

氧化二丁基锡

39

乙酸三乙基锡

三乙基乙酸锡

40

四乙基锡

四乙锡

41

乙酸三甲基锡

醋酸三甲基锡

42

磷化锌

二磷化三锌

43

五氧化二钒

钒(酸)酐

44

五氯化锑

过氯化锑;氯化锑

45

四氧化锇

锇酸酐

46

砷化氢

砷化三氢;胂

47

三氧化(二)砷

白砒;砒霜;亚砷(酸)酐

48

五氧化(二)砷

砷(酸)酐

49

三氯化砷

氯化亚砷

50

亚砷酸钠

偏压砷酸钠

51

亚砷酸钾

偏亚砷酸钾

52

乙酰亚砷酸铜

祖母绿;翡翠绿;巴黎绿;帝绿;苔绿;维也纳绿;草地绿;翠绿

53

砷酸

原砷酸

54

砷酸钙

砷酸三钙

55

砷酸铜


56

磷化氢

磷化三氢;磷

57

黄磷

白磷

58

氧氯化磷

氯化磷酰;磷酰氯;三氯氧化磷;三氯化磷酰;三氯氧磷;磷酰三氯

59

三氯化磷

氯化磷;氯化亚磷

60

硫代磷酰氯

硫代氯化磷酰;三氯化硫磷;三氯硫磷

61

亚硒酸钠

亚硒酸二钠

62

亚硒酸氢钠

重亚硒酸钠

63

亚硒酸镁

64

亚硒酸

65

硒酸钠

66

乙硼烷

二硼烷;硼乙烷

67

硼烷

十硼烷;十硼氢

68

戊硼烷

五硼烷

69

70

二氟化氧

一氧化二氟

71

三氟化氯

72

三氟化硼

氟化硼

73

五氟化氯

74

羰基氟

氟化碳酰;氟氧化碳

75

氟乙酸钠

氟醋酸钠

76

二甲胺氰磷酸乙酯

塔崩

77

O-乙基-S[2-(二异丙氨基)乙基]甲基硫代磷酸酯

维埃克斯;VXS

78

二(2-氯乙基)硫醚

二氯二乙硫醚;芥子气;双氯乙基硫

79

甲氟膦酸叔已酯

索曼

80

甲基氟膦酸异丙酯

沙林

81

甲烷磺酰氟

甲磺酰氟;甲基磺酰氟

82

八氟异丁烯

全氟异丁烯

83

六氟丙酮

全氟丙酮

84

液氯;氯气

85

碳酰氯

光气

86

氯磺酸

氯化硫酸;氯硫酸

87

全氯甲硫醇

三氯硫氯甲烷;过氯甲硫醇;四氯硫代碳酰

88

甲基磺酰氯

氯化硫酰甲烷;甲烷磺酰氯

89

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

二甲基硫代磷酰氯

90

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

二乙基硫代磷酰氯

91

双(2-氯乙基)甲胺

氮芥;双(氯乙基)甲胺

92

2-氯乙烯基二氯胂

路易氏剂

93

苯胂化二氯

二氯苯胂

94

二苯(基)胺氯胂

吩吡嗪化氯;亚当氏气

95

三氯三乙胺

氮芥气;氮芥-A

96

氯代膦酸二乙酯

氯化磷酸二乙酯

97

六氯环戊二烯

全氯环戊二烯

98

六氟-23-二氯-2-丁烯

23-二氯六氟-2-丁烯

99

二氯化苄

二氯甲(基)苯;苄叉二氯;aa-二氯甲(基)苯

100

四氧化二氮

二氧化氮;过氧化氮

101

迭氮(化)钠

三氮化钠

102

马钱子碱

二甲氧基士的宁;白路新

103

番木鳖碱

二甲氧基马钱子碱;士的宁;士的年

104

原藜芦碱A

105

乌头碱

附子精

106

(盐酸)吐根碱

(盐酸)依米丁

107

藜芦碱

赛丸丁;绿藜芦生物碱

108

a-氯化筒箭毒碱

氯化南美防己碱;氢氧化吐巴寇拉令碱;氯化箭毒块茎碱;氯化管箭毒碱

109

3-(1-甲基-2-四氢吡咯基)吡啶

烟碱;尼古丁;1-甲基-2-(3-吡啶基)吡咯烷

110

49-环氧,3-(2-羟基-2-甲基丁酸酯)15-(S2-甲基丁酸酯);[3BS),4a7a15aR),16B]-瑟文-34714151620-庚醇

计明胺;胚芽儿碱;计末林碱;杰莫灵

111

2-氨基甲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氯化氨甲酰胆碱;卡巴考

112

甲基肼

甲基联胺

113

11-二甲基肼

二甲基肼[不对称]

114

12-二甲基肼

对称二甲基肼;12-亚肼基甲烷

115

无水肼

无水联胺

116

丙腈

乙基氰

117

丁腈

丙基氰;2-甲基丙腈

118

异丁腈

异丙基氰

119

2-丙烯腈

乙烯基氰;丙烯腈

120

甲基丙烯腈

异丁烯腈

121

NN-二甲基氨基乙腈

2-(二甲氨基)乙腈

122

3-氯丙腈

β-氯丙腈; 氰化-?-氯乙烷

123

2-羟基丙腈

乳腈

124

羟基乙腈

乙醇腈

125

乙撑亚胺

氮丙环; 吖丙啶

126

N-二乙氨基乙基氯

2-氯乙基二乙胺

127

甲基苄基亚硝胺

N-甲基-N-亚磷基苯甲胺

128

丙撑亚胺

2-甲基氮丙啶;  2-甲基乙撑亚胺

129

乙酰替硫脲

1-乙酰硫脲

130

N-乙烯基乙撑亚胺

N-乙烯基氮丙环

131

六亚甲基亚胺

高哌啶

132

3-氨基丙稀

烯丙胺

133

N-亚硝基二甲胺

二甲基亚硝胺

134

碘甲烷

甲基碘

135

亚硝酸乙酯

亚硝酰乙氧

136

四硝基甲烷

137

三氯硝基甲烷

氯化苦,  硝基三氯甲烷

138

24-二硝基()

二硝酚; 1-羟基-24-二硝基苯

139

46-二硝基邻甲基苯酚钠

二硝基邻甲酚钠

140

47-二硝基邻甲苯酚

25-二硝基邻甲苯酚

141

1--24-二硝基苯

24-二硝基-1-氟苯

142

1--24-二硝基苯

24二硝基氯苯; 4--13-二硝基苯; 13-二硝基-4-氯苯

143

丙烯醛

烯丙醛; 败酯醛

144

2-丁烯醛

巴豆醛; β-甲基丙稀醛

145

一氯乙醛

氯乙醛;  2-氯乙醛

146

二氯甲酰基丙烯酸

粘氯酸;  二氯代丁烯醛酸;  糖氯酸

147

2-丙稀-1-

烯丙醇;  蒜醇;  乙烯甲醇

148

2-巯基乙醇

硫代乙二醇;  2-羟基-1-乙硫醇

149

2-氯乙醇

乙撑氯醇;  氯乙醇

150

4-己烯-1--3-

151

34-二羟基-α-((甲氨基)甲基)苄醇

肾上腺素;  付肾碱; 付肾素

152

3--12-丙二醇

α-氯代丙二醇;  3--12-二羟基丙烷;  α-氯甘油; 3-氯代丙二醇

153

丙炔醇

2-丙炔-1-醇;  炔丙醇

154

()硫醇

苯硫酚;  巯基苯;  硫代苯酚

155

25-(1-吖丙啶基)-3-(2-氨甲酰氧-1-甲氧乙基)-6-甲基-14本醌

卡巴醌;  卡波醌

156

氯甲基甲醚

甲基氯甲醚;  氯二甲醚

157

二氯()甲醚

对称二氯二甲醚

158

3-丁烯-2-

甲基乙烯基()酮;  丁烯酮

159

一氯丙酮

氯丙酮;  氯化丙酮

160

13-二氯丙酮

13-二氯-2-丙酮

161

2-氯乙酰苯

苯基氯甲基甲酮;  氯苯乙酮;  苯酰甲基氯;  α-氯苯乙酮

162

1-羟环丁-1--34-二酮

半方形酸

163

1133-四氯丙酮

1133-四氯-2-丙酮

164

2-环己烯-1-

2-环己烯酮

165

二氧化丁二烯

双环氧乙烷

166

氟乙酸

氟醋酸

167

氯乙酸

一氯醋酸

168

氯甲酸甲酯

氯碳酸甲酯

169

氯甲酸乙酯

氯碳酸乙酯

170

氯甲酸氯甲酯

171

N-(苯乙基-4-哌啶基)丙酰胺柠檬酸盐

枸橼酸芬太尼

172

碘乙酸乙酯

173

34-二甲基吡啶

34-二甲基氮杂苯

174

2-氯吡啶

175

4-氨基吡啶

对氨基吡啶;  4-氨基氮杂苯;  对氨基氮苯;  γ-吡啶胺

176

2-吡咯酮

177

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噁英

二噁英

178

羟间唑啉(盐酸盐)

179

5-[(2-氯乙基)氨基]-24-(1H3H)嘧啶二酮

尿嘧啶芳芥;  嘧啶苯芥

180

杜廷

羟基马桑毒内酯;  马桑苷

181

氯化二烯丙托锡弗林

182

5-(氨基甲基)-3-异恶唑醇

3-羟基-5-氨基甲基异噁唑

183

二硫化二甲基

二甲二硫;  甲基化二硫

184

乙烯砜

二乙烯砜

185

N-3-[1-羟基-2-(甲氨基)乙基]笨基甲烷磺酰胺甲磺酸盐

酰胺福林甲烷磺酸盐

186

8-(二甲基氨基甲基)-7-甲氧基氨基-3甲基黄酮

回苏灵;二甲弗林

187

-1-吖丙啶基)氧化瞵

涕巴,绝育磷

188

OO-二甲基-O-1-甲基-2-N-甲基氨基甲酰)乙烯基磷酸酯(含量>25%

久效磷;纽瓦克;永伏虫

189

OO-二乙基-O-4-硝基苯基磷酸酯

对氧磷

190

OO-二甲基-O-4-硝基苯基流逐磷酸酯含量>15%

甲基对流磷;甲基1605

191

O-乙基-O-4-硝基苯基)苯基流代磷酸酯(含量>15%

苯流磷;一皮恩

192

O-甲基-O-(邻异丙氧基羰基苯基)流代磷酰胺酯

水胺硫磷;羧胺磷

193

O-3--4-甲基-2-氧代-2H-1-苯并吡喃-7-基)-OO-二乙基流代磷酸酯(含量>30%

蝇毒磷;蝇毒;蝇毒硫磷

194

S-5-甲氧基-4-氧代-4H-吡喃-2-基甲基)-OO-二甲基硫赶磷酸酯(含量>45%

因毒磷;因毒硫磷

195

O-4--25-二氯苯基)-O-甲基苯基硫代瞵酸酯

对溴磷;溴苯磷

196

S-[2-(乙基磺酰基)乙基]-OO-二甲基硫代磷酸酯

磺吸磷;二氧吸磷

197

OO-二甲基-S-[4-氧代-123-苯并三氮苯-3[4H]-甲基二流代磷酸酯含量>20% 

保棉磷;谷硫磷;谷赛昂;甲基谷硫磷

198

S-[(5-甲氧基-2-氧代-134-塞二唑-32H-基)甲基]-OO-二甲基二流代磷酸酯(含量>40%

杀扑磷;麦达西磷,甲塞硫磷

199

对(5-氨基-3-苯基-1H-124-三唑-1-基)-NNN'N'-四甲基磷二酰胺(含量>20%

威菌磷;三唑磷胺

200

二乙基-13-亚二流戊环-2-基硫酰胺酯(含量>15%

硫环磷;棉胺磷;棉环磷

201

OS-二甲流代磷酰胺

甲胺磷;杀螨隆;多灭磷;多灭灵;克螨隆;脱麦隆

202

OO-二乙基-S-[(4-氧代-123-苯并三氮(杂)苯-3[4H]-基)甲基]二流代磷酸酯(含量>25%

益棉磷;乙基保棉磷;乙基谷硫磷

203

O-(4((二甲氨基)磺酰基)苯基)OO-二甲基硫代磷酸酯

氨磺磷,伐灭磷,伐灭硫磷

204

O-4-氰苯基-O-乙基苯基硫代磷酸酯

苯腈磷;苯腈硫磷

205

2--3-(二乙氨基)-1-甲基-3-氧代-1-丙烯二甲基磷酸酯

磷胺;大灭虫

206

甲基-3-[(二甲氧基磷酰基)氧代]-2-丁烯酸酯(含量>5%

速灭磷;磷君

207

双(1-甲基乙基)氟磷酸酯

丙氟磷;异丙氟;二异丙基氟磷酸酯

208

2--1-24-二氯苯基)乙烯基二乙基磷酸酯(含量>20%

杀螟畏;毒虫畏

209

3-二甲氧基磷氧基-NN-二甲基异丁烯酰胺(含量>25%

百治磷;百特磷

210

OO-二甲基-O-13-(二甲基氧甲酰基)丙烯-2-基磷酸酯

保米磷

211

四乙基焦磷酸酯

特普

212

OO-二乙基-O-4-硝基苯基硫代磷酸酯含量>4%

对流磷;1605;乙基对流磷;一扫光

213

O-乙基-O-2-异丙氧羰基)-苯基-N-异丙基硫逐磷酰胺

丙胺磷;异丙胺磷;乙基异柳磷;异柳磷2

214

O-甲基-O-2-异丙氧基羰基)苯基-N-异丙基硫逐磷酰胺

甲基异柳磷;异柳磷1

215

OO-二乙基-O-[2-(乙硫基)乙基]硫代磷酸酯和OO-二乙基-S-[2-(乙硫基)乙基]硫代磷酸酯混剂(含量>3%

内吸磷;杀虱多;1059

216

OO-二乙基-O-[(4-甲基亚磺酰)苯基]硫代磷酸酯(含量>4%

丰索磷;丰索硫磷;线虫磷

217

OO二甲基-S-[2(甲氨基)-2-氧代乙基]硫代磷酸酯(含量>40%

氧乐果;氧化乐果;华果

218

O-乙基-O-245-三氯苯基乙基硫代磷酸酯含量>30%

毒壤磷;壤虫磷

219

O-[25-二氧-4-甲硫基苯基]-OO-二乙基流代磷酸酯

氯甲硫磷;西拉硫磷

220

S-{2-[(1-氰基-1-甲基乙基)氨基]-2-氧代乙基}-OO-二乙基硫代磷酸酯

果虫磷;腈果

221

OO-二乙基-O-吡嗪基硫代磷酸酯(含量>5%)

治线磷;治线灵;硫磷嗪;嗪线磷

222

OO-二甲基-O-S-[2-甲硫基]硫代磷酸酯

田乐磷

223

二甲基-4-(甲基硫代)苯基磷酸酯

甲硫磷;GC6505

224

OO-二乙基-S-[(乙硫基)甲基]二流代磷酸酯含量>2%

甲拌磷;3911;西梅脱

225

OO-二乙基-S-[2-乙硫基乙基]二流代磷酸酯含量>15%

乙拌磷;敌死通

226

S-{[(4-氯苯基)硫代]甲基}-OO-二乙基二流代磷酸酯(含量>20%

三硫磷;三赛昂

227

S-{[(11-二甲基乙基)硫化]甲基}-OO-二乙基二流磷酸酯

特丁磷;特丁硫磷

228

O-乙基-S-苯基乙基二流代磷酸酯(含量>6%

地虫磷;地虫硫磷

229

OOOO-四乙基-SS'-亚甲基双(二流代磷酸酯)(含量>25%

乙硫磷;1240蚜螨立死;益赛昂;易赛昂;乙赛昂;蚜螨

230

S-氯甲基-OO-二乙基二流代磷酸酯含量>15%

氯甲磷;灭尔磷

231

S-(N-乙氧羰基-N-甲基-氨基甲酰甲基)OO-二乙基二流代磷酸酯(含量>30%)

灭蚜磷;灭蚜硫磷

232

二乙基(4-甲基-13-二流戊环-2-叉氨基)磷酸酯(含量>5%)

地安磷;二噻磷

233

OO-二乙基-S-(乙基亚砜基甲基)二流代磷酸酯

保棉丰;甲拌磷亚砜;异亚砜;3911亚砜

234

OO-二乙基-S-(N-异丙基氨基甲酰甲基)二流代磷酸酯(含量>15%)

发果;亚果;乙基乐果

235

OO-二乙基-S-[2-(乙基亚硫酰基)乙基]二流代磷酸酯(含量>5%

砜拌磷;乙伴磷亚砜

236

14-二噁烷-23-二基-SS'-( OO-二乙基二流代磷酸酯)(含量>40%)

敌杀磷;敌恶磷;二恶硫磷

237

(二甲氨基)氟代磷酰(含量>2%)

甲氟磷;四甲氟

238

二甲基-13-亚二流戊环-2-基磷酰胺酯

甲基硫环磷

239

OO-二乙基-N-(13-二噻丁环-2-亚基磷酰胺)

伐线丹;丁硫环磷

240

八甲基焦磷酰胺

八甲磷;希拉登

241

S-[2--1-(13-二氢-13-二氧代-2H-异吲哚-2-)乙基]-OO二乙基二流代磷酸酯

氯亚磷;氯甲亚胺硫磷

242

O-乙基-O-(3-甲基-4-甲硫基)苯基-N-异丙氨基磷酸酯

苯线磷;灭线磷;力满库;苯胺磷;克线磷

243

OO-二甲基-对硝基苯基磷酸酯

甲基对氧磷

244

S-[2-(二乙氨基)乙基]OO-二乙基硫赶磷酸酯

胺吸磷;阿米吨

245

OO-二乙基-O-(2-氟乙烯基)磷酸酯

敌敌磷;棉花宁

246

OO-二乙基-O-(22-二氟1-β-氯乙氧基乙烯基)-磷酸酯

福太农;彼氧磷

247

OO-二乙基-O-(4-甲基香豆素基-7)硫代磷酸酯

扑打杀;扑打散

248

S-[2-(乙基亚磺酰基)乙基]-OO-二基甲硫代磷酸酯

砜吸磷;甲基内吸磷亚砜

249

OO--4-氯苯基-N-亚氨逐乙酰基硫逐磷酰胺酯

毒鼠磷

250

OO-二乙基-O-(6-二乙胺次甲基-24-二氯)苯基硫代磷酸酯盐酸盐

除鼠磷206

251

四磷酸六乙酯

乙基四磷酸酯

252

OO-二甲基-O-(22-二氯)-乙烯基磷酸酯(含量>80%)

敌敌畏

253

OO-二甲基-O-(3-甲基-4-硝基苯基)硫代磷酸酯(含量>10%)

杀螟硫磷;杀螟松;杀螟磷;速灭虫;速灭松;苏米松;苏米硫磷

254

OO-二乙基-O-1-苯基-124-三唑-3-基硫代磷酸酯

三唑磷;三唑硫磷

255

S-2-乙基硫代乙基-OO-二甲基二硫代磷酸酯

甲基乙伴磷二甲硫吸磷M-81蚜克丁

256

S-α-乙氧基羰基苄基-OO-二甲基二流代磷酸酯

稻丰散;甲基乙酯磷

257

OO-二甲基-S-[12-(乙氧基羰基)乙基]二流代磷酸酯

马拉硫磷;马拉松;马拉赛昂

258

OO-二乙基-S-(对硝基苯基)硫代磷酸酯

硫代磷酸OO-二乙基-S-(4-硝基苯基)

259

33-二甲基-1-(甲硫基)-2-丁酮-O-(甲基氨基)碳酰肟

已酮肟威;敌克威;庾硫威;特氨叉威;久效威;肟吸威

260

4-二甲基氨基间甲苯基甲基氨基甲酸酯

灭害威

261

1-(甲硫基)亚乙基氨甲基氨基甲酸酯(含量>30%)

灭多威;灭多虫;灭索威;乙肟威

262

23-二氢-22-二甲基-7-苯并呋喃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含量>10%)

克百威;呋喃丹;卡巴呋喃;虫螨威

263

4-二甲氨基-35-二甲苯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含量>25%)

自克威;兹克威

264

3-二甲胺基甲撑亚氨基苯基-N-甲氨基甲酸酯(或盐酸盐)(含量>40%)

伐虫脒;抗螨脒

265

2-氰乙基-N-{[(甲氨基)羰基]氧基}硫代乙烷亚氨

抗虫威;多防威

266

-3-氯桥-6-氰基-2-降冰片酮-O-(甲基氨基甲酰基)

肟杀威;棉果威

267

3-异丙基苯基-N-氨基甲酸甲酯

间异丙威;虫草灵;间位叶蝉散

268

NN-二甲基-α-甲基氨基甲酰基氧代亚氨

杀线威;草肟威;甲氨叉威

269

2-二甲基氨基甲酰基-3-甲基-5-吡唑基NN-二甲基氨基甲酸酯(含量>50%)

敌蝇威

270

O-(甲基氨基甲酰基)-2-甲基-2-甲硫基丙醛肟

涕灭威;丁醛肟威;涕灭克;铁灭克

271

44-二甲基-5-(甲基氨基甲酰氧亚氨基

腈叉威;戊氰威

272

23-(异丙撑二氧)苯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含量>65%)

恶虫威;苯恶威

273

1-异丙基3-3甲基-5-吡唑基-NN-二甲基氨基甲酸酯(含量>20%)

异索威;异兰;异索兰

274

α-氰基-3-苯氧苄基-2233四甲基环丙烷羧酸酯(含量>20%)

甲氰菊酯;农螨丹、灭扫利

275

α-氰基-苯氧苄基(1R3R)-3-(22-二溴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

溴氰菊酯;敌杀死;凯素灵、凯安宝、天马、骑士、金鹿、保棉丹、康素灵、增效百虫灵

276

β-[2-(35-二甲基-2-氧代环已基)-2-羟基乙基]-戊二酰亚胺

放线菌酮;放线酮;农抗101

277

24-二硝基-3-甲基-6-叔丁基苯基乙酸酯(含量>80%)

地乐施;甲基特乐酯

278

2-(11-二甲基乙基)-46-二硝酚(含量>50%)

特乐酚;二硝叔丁酚;异地乐酚;地乐硝酚

279

3-(1-甲基-2-四氰吡咯基)吡啶硫酸盐

硫酸化烟碱

280

2-(1-甲基丙基)-46-二硝酚(含量>5%)

地乐酚;二硝()丁酚;二仲丁基-46-二硝基苯酚

281

4-(二甲胺基苯重氮磺酸纳

敌磺钠;敌克松;对二甲基氨基苯重氮磺酸纳;地爽;地可松

282

246-三亚乙基氨基-135-三嗪

三亚乙基密胺;不膏津

283

二流代焦磷酸四乙酯

治螟磷;硫特普;触杀灵;苏化203;治螟灵

284

硫酸()甲酯

硫酸甲酯

285

67891010-六氯-155a699a-六氢-69-甲撑-243-苯丙二氧硫庚-3-氧化物(含量﹥80%*

硫丹; 123477-六氯双环[221]庚烯-(2)-双羟甲基-56-亚硫酸酯

286

乙酸苯汞

赛力散;  裕米农;  龙汞

287

氯化乙基汞

西力生

288

磷酸二乙基汞

谷乐生;  谷仁乐生;  乌斯普龙汞制剂

289

乳酸苯汞三乙醇铵

290

氰胍甲汞

氰甲汞胍

291

氟乙酰胺

敌蚜胺;  氟素儿

292

2-氟乙酰苯胺

灭蚜胺

293

氟乙酸-2-苯酰肼

法尼林

294

二氯四氟丙酮

对称二氯四氟丙酮; 敌锈酮;13-二氯-1133-四氟-2-丙酮

295

三苯基羟基锡(含量﹥20%*

毒菌锡

296

12341010-六氯-144a588a-六氢-1458-桥,挂-二甲撑萘(含量﹥75%

艾氏剂;化合物-118;六氯-六氢-二甲撑萘

297

12341010-六氯-144a588a-六氢-14-挂-58-挂二甲撑萘(含量﹥10%*

异艾氏剂

298

12341010-六氯-67-环氧-144a56788a-八氢-14-挂-58-二亚甲基萘

狄氏剂;化合物-497

299

12341010-六氯-67-环氧-144a56788a-八氢-14-挂-58-二亚甲基萘(含量﹥5%*

异狄氏剂

300

123456788-八氯-133a477a-六氢-47-甲撑异苯并呋喃(含量﹥1%

碳氯灵;八氯六氢亚甲基异苯并呋喃;碳氯特灵

301

1456788-七氯-3a477a-四氢-47-甲撑-H-(含量>8%)*

七氯,七氯化茚

302

五氯苯酚

五氯酚

303

五氯酚钠(含量>5%*

304

八氯莰烯(含量>3%*

毒杀芬、氯化莰

305

3-(α-乙酰甲基糠基)-4-羟基香豆素(含量>80%*

克灭鼠;呋杀鼠灵;克杀鼠

306

3-(1-丙酮基苄基)-4-羟基香豆素(含量>2%)

杀鼠灵;华法灵;灭鼠灵

307

4-羟基-3-(1234-四氢-1-萘基)香豆素

杀鼠迷;立克命

308

3-[3-(4'-溴联苯-4-)-1234-四氢-1-萘基]-4-羟基香豆素

溴联苯杀鼠迷;大隆杀鼠剂;大隆;溴敌拿鼠;溴鼠隆

309

3-(3-对二苯基-1234-四氢萘基-1-)-4-羟基-2H-1-苯并吡喃-2-

敌拿鼠;鼠得克;联苯杀鼠奈

310

3-吡啶甲基-N-(对硝基苯基)-氨基甲酸酯

灭鼠安

311

2-(22-二苯基乙酰基)-13-茚满二酮(含量>2%)*

敌鼠;野鼠净

312

2-[2-(4-氯苯基)-2-苯基乙献基]茚满-13-二酮(含量>4%)*

氯鼠酮;氯敌鼠

313

34-二氯苯偶氮硫代氨基甲酰胺

普罗米特;灭鼠丹;扑灭鼠

314

1-(3-吡啶基甲基)-3-(4-硝基苯基)

灭鼠优;抗鼠灵,抗鼠灭

315

1-萘基硫脲

安妥;α- 萘基硫脲

316

26-二噻-1357-四氮三环-[331137]癸烷-2266-四氧化物

没鼠命;毒鼠强;四二四

317

2--4-二甲氨基-6-甲基嘧啶(含量>2%)

鼠立死;杀鼠嘧啶

318

5-(α-羟基-α-2-吡啶基苯基)-7-(α-2-吡啶基苄叉)-5-降冰片烯-23-二甲酰亚胺

鼠特灵;鼠克星;灭鼠宁

319

1--3--2-丙醇与13-二氟-2-丙醇的混合物

鼠甘伏;鼠甘氟;甘氟;甘伏;伏鼠醇

320

4-羟基-3-{1234-四氢-3-[4-〔〈4-(三氟甲基〉苯基〕-1-萘基 ]}-2H-苯并吡喃-2-

杀它仗

321

3[34‘-溴(11’联苯)-4-]3-羟基-1-苯丙基-4-羟基-2H-1-苯并呋喃-2-

溴敌隆; 乐万通

322

海葱糖甙

红海葱甙

323

地高辛

地戈辛;  毛地黄叶毒苷

324

花青甙

矢车菊甙

325

甲藻毒素(二盐酸盐)

石房蛤毒素(盐酸盐)

326

放线菌素D

327

放线菌素

328

甲基狄戈辛

329

赭曲毒素

棕曲霉毒素

330

赭曲毒素A

棕曲霉毒素A

331

左旋溶肉瘤素

左旋苯丙氨酸氮芥;  米尔法兰

332

抗霉素A

333

木防已苦毒素

苦毒浆果[木防已属]

334

镰刀菌酮X

335

丝裂霉素C

自力霉素
























附录三

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1年版)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第23条规定,公安部编制了《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1年版)。

序号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主要的燃爆

危险性分类

CAS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1 高氯酸、高氯酸盐及氯酸盐

1.1

高氯酸[含酸50%-72%]

PERCHLORIC ACID

氧化性液体 ,类别1

7601-90-3

1873

1.2

氯酸钾

POTASSIUM CHLORATE

氧化性固体 ,类别1

3811-04-9

1485

1.3

氯酸钠

SODIUM CHLORATE

氧化性固体 ,类别1

7775-09-9

1495

1.4

高氯酸钾

POTASSIUM PERCHLORATE

氧化性固体 ,类别1

7778-74-7

1489

1.5

高氯酸锂

LITHIUM PERCHLORATE

氧化性固体 ,类别1

7791-03-9


1.6

高氯酸铵

AMMONIUM PERCHLORATE

爆炸物,1.1

氧化性固体,类别1

7790-98-9

1442

1.7

高氯酸钠

SODIUM PERCHLORATE

氧化性固体 ,类别1

7601-89-0

1502

2 硝酸及硝酸盐类

2.1

硝酸[含硝酸≥70%]

NITRIC ACID

金属腐蚀物,类别1

氧化性液体,类别1

7697-37-2

2031

2.2

硝酸钾

POTASSIUM NITRATE

氧化性固体,类别3

7757-79-1

1486

2.3

硝酸钡

BARIUM NITRATE

氧化性固体,类别2

10022-31-8

1446

2.4

硝酸锶

STRONTIUM NITRATE

氧化性固体,类别3

10042-76-9

1507

2.5

硝酸钠

SODIUM NITRATE

氧化性固体,类别3

7631-99-4

1498

2.6

硝酸银

SILVER NITRATE

氧化性固体,类别2

7761-88-8

1493

2.7

硝酸铅

LEAD NITRATE

氧化性固体,类别2

10099-74-8

1469

2.8

硝酸镍

NICKEL NITRATE

氧化性固体,类别2

14216-75-2

2725

2.9

硝酸镁

MAGNESIUM NITRATE

氧化性固体,类别3

10377-60-3

1474

2.10

硝酸钙

CALCIUM NITRATE

氧化性固体,类别3

10124-37-5

1454

2.11

硝酸锌

ZINC NITRATE

氧化性固体,类别2

7779-88-6

1514

2.12

硝酸铯

CAESIUM NITRATE

氧化性固体,类别3

7789-18-6

1451

3 硝基类化合物

3.1

硝基甲烷

NITROMETHANE

易燃液体,类别3

75-52-5

1261

3.2

硝基乙烷

NITROETHANE

易燃液体,类别3

79-24-3

2842

3.3

硝化纤维素

3.3.1

硝化纤维素[干的或含水(或乙醇)25%]

NITROCELLULOSEDRY OR WETTED WITH WATER(OR ALCOHOL)

爆炸物,1.1

9004-70-0

0340

3.3.2

硝化纤维素[含增塑剂<18%]

NITROCELLULOSE WITH PLASTICIZING SUBSTANCE

爆炸物,1.1

9004-70-0

0341

3.3.3

硝化纤维素[含乙醇≥25%]

NITROCELLULOSE WITH ALCOHOL

爆炸物,1.3

9004-70-0

0342

3.3.4

硝化纤维素[含水≥25%]

NITROCELLULOSE WITH WATER

易燃固体,类别1


2555

3.3.5

硝化纤维素[含氮≤12.6%,含乙醇≥25%]

NITROCELLULOSE WITH ALCOHOLNOT MORETHAN 12.6% NITROGEN

易燃固体,类别1


2556

3.3.6

硝化纤维素[含氮≤12.6%,含增塑剂≥18%]

NITROCELLULOSE WITH PLASTICIZING SUBSTANCENOT MORETHAN 12.6% NITROGEN

易燃固体,类别1


2557

3.4

硝基萘类化合物

NITRONAPHTHALENES

 



3.5

硝基苯类化合物

NITROBENZENES

 



3.6

硝基苯酚(邻、间、对)类化合物

NITROPHENOLS(O-M-P-)

 



3.7

硝基苯胺类化合物

NITROANILINES

 



3.8

24-二硝基甲苯

24-DINITROTOLUENE

 

121-14-2

2038

 

26-二硝基甲苯

26-DINITROTOLUENE

 

606-20-2

1600

3.9

二硝基()[干的或含水<15%]

DINITROPHENOL

爆炸物,1.1

25550-58-7

0076

3.10

二硝基()酚碱金属盐[干的或含水<15%]

DINITROPHENOLATES

爆炸物,1.3


0077

3.11

二硝基间苯二酚[干的或含水<15%]

DINITRORESSORCINOL

爆炸物 1.1

519-44-8

0078

4 过氧化物与超氧化物

4.1

过氧化氢溶液

4.1.1

过氧化氢溶液[含量≥70%]

HYDROGEN PEROXIDE SOLUTION

氧化性液体,类别1

7722-84-1

2015

4.1.2

过氧化氢溶液[70%﹥含量≥50%]

HYDROGEN PEROXIDE SOLUTION

氧化性液体,类别2

7722-84-1

2014

4.1.3

过氧化氢溶液[50%﹥含量≥27.5%]

HYDROGEN PEROXIDE SOLUTION

氧化性液体,类别3

7722-84-1

2014

4.2

过氧乙酸

PEROXYACETIC ACID

易燃液体,类别3        有机过氧化物D

79-21-0


4.3

过氧化钾

POTASSIUM PEROXIDE

氧化性固体 ,类别1

17014-71-0

1491

4.4

过氧化钠

SODIUM PEROXIDE

氧化性固体 ,类别1

1313-60-6

1504

4.5

过氧化锂

LITHIUM PEROXIDE

氧化性固体,类别2

12031-80-0

1472

4.6

过氧化钙

CALCIUM PEROXIDE

氧化性固体,类别2

1305-79-9

1457

4.7

过氧化镁

MAGNESIUM PEROXIDE

氧化性固体,类别2

1335-26-8

1476

4.8

过氧化锌

ZINC PEROXIDE

氧化性固体,类别2

1314-22-3

1516

4.9

过氧化钡

BARIUM PEROXIDE

氧化性固体,类别2

1304-29-6

1449

4.10

过氧化锶

STRONTIUM PEROXIDE

氧化性固体,类别2

1314-18-7

1509

4.11

过氧化氢尿素

UREA HYDROGEN PEROXIDE

氧化性固体,类别3

124-43-6

1511

4.12

过氧化二异丙苯[工业纯]

DICUMYL PEROXIDE

有机过氧化物F

80-43-3

3109

液态

3110

固态

4.13

超氧化钾

POTASSIUM SUPEROXIDE

氧化性固体,类别1

12030-88-5

2466

4.14

超氧化钠

SODIUM SUPEROXIDE

氧化性固体,类别1

12034-12-7

2547

5燃料还原剂类

5.1

环六亚甲基四胺[乌洛托品]

HEXAMETHYLENETETRAMINE

易燃固体,类别3

100-97-0

1328

5.2

甲胺[无水]

METHYLAMINE

易燃气体,类别1

74-89-5

1061

5.3

乙二胺

ETHYLENE DIAMINE

易燃液体,类别3

107-15-3

1604

5.4

硫磺

SULPHUR

易燃固体,类别2

7704-34-9

1350

5.5

铝粉[未涂层的]

ALUMINIUM POWDER UNCOATED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类别3

7429-90-5

1396

5.6

金属锂

LITHIUM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类别1

7439-93-2

1415

5.7

金属钠

SODIUM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类别1 

7440-23-5

1428

5.8

金属钾

POTASSIUM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类别1

7440-09-7

2257

5.9

金属锆粉[干燥的]

ZIRCONIUM POWDERDRY

1.发火的:自燃固体,类别1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类别1

2.非发火的:自热物质,类别1

7440-67-7

2008

5.10

锑粉

ANTIMONY POWDER

 

7440-36-0

2871

5.11

镁粉(发火的)

MAGNESIUM POWDER (PYROPHORIC)

自燃固体,类别1;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类别1

7439-95-4


5.12

镁合金粉

MAGNESIUM ALLOYS POWDER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类别1



5.13

锌粉或锌尘(发火的)

ZINC POWDER or ZINC DUST (PYROPHORIC)

自燃固体,类别1;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类别1

7440-66-6

1436

5.14

硅铝粉

ALUMINIUM SILICON POWDER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类别3


1398

5.15

硼氢化钠

SODIUM BOROHYDRIDE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类别1

16940-66-2

1426

5.16

硼氢化锂

LITHIUM BOROHYDRIDE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类别1

16949-15-8

1413

5.17

硼氢化钾

POTASSIUM BOROHYDRIDE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类别1

13762-51-1

1870

6其他

6.1

苦氨酸钠[含水≥20%]

SODIUM PICRAMATE

易燃固体,类别1

831-52-7

1349

6.2

高锰酸钠

SODIUM PERMANGANATE

氧化性固体,类别2

10101-50-5

1503

6.3

高锰酸钾

POTASSIUM PERMANGANATE

氧化性固体,类别2

7722-64-7

1490

  注:1.“主要的燃爆危险性分类”栏列出的化学品分类,是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GB20576~20591)》等国家标准,对某种化学品燃烧爆炸危险性进行的分类,每一类由一个或多个类别组成。如,“氧化性液体”类,按照氧化性大小分为类别1、类别2、类别3三个类别。

2. CAS是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的缩写。CAS号是美国化学文摘社对化学物质登录的检索服务号。该号是检索化学物质有关信息资料最常用的编号。


附件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工作,保障师生员工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促进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6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449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保部令第18号)、《关于修改<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决定》(环保部令第3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第31号令)等有关法律法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学校实验室技术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全校辐射安全与防护的管理工作。实验室设备处负责执行本项管理工作的具体落实。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校内所有涉及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人员和教学、实验、科研场所以及相关活动的安全监督与管理,包括购买、运输、存贮、使用、生产、销毁等过程的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中放射性同位素是指用于生物标记和示踪的同位素,包括密封放射源和非密封的放射性物质。射线装置是指X线机、加速器及中子发生器。

  第四条 凡在校园内存储、使用、处置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装置,必须接受省、市环保、卫生、公安等部门及学校依法进行监督管理。

  第五条 各学院或重点实验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管理组织体系应与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管理组织体系相同,也需确定专职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和学校有关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管理的法规、制度,督促指导操作人员安全操作,全面了解掌握本单位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详细台账,做到帐、物一致。人员名单报实验室设备处备案,人员变更时及时通知实验室设备处做相应变更。

  第五条 对严格执行本办法的单位和个人,在年终学校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工作评优时应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本办法的单位和个人,实施一票否决制,除责令整改、通报批评外,年度考核不得评优;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司法机关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第二章 采购及日常管理

  第六条 按照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实行辐射工作许可登记制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以主体身份向政府环境辐射主管部门申请许可证,并负责其它各相关学院(单位)的辐射安全管理。

  第七条 各涉源单位需取得“许可登记”方能开展相关工作,其制度建设、人员培训、安全防护等纳入学校统一管理。各单位根据所属实验室的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线装置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人员岗位职责、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辐射安全责任书(需盖学院公章)等。

  第八条 各单位购买、管理、处置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时,须向学校实验室技术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实验室设备处)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后方可进入后续工作程序。程序如下:

  (一)各单位指定专人填写《同位素(射线类装置)使用申请表》,由单位主管领导签字、盖单位公章后报实验室设备处许可审核、报保卫处备案同意后,再带齐相关资料到政府环境主管部门上报审核签批,申请办理“准购证”,同时须到辖区派出所登记备案。

  (二)使用单位和实验室设备处各一人持手续齐全的申请表、“准购证”等到有资质的供应商处购买。购买回校后,报保卫处和实验室设备处确认备案。实行双人采购、双人管理。

  (三)各单位建立放射性同位素安全保卫制度,指定专人负责,专人保管。放射性同位素应当单独存放,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等一起存放,其贮存场所应当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盗、防射线泄漏等安全防护措施。

  (四)要建立健全放射性同位素贮存、领用、消耗和归还的登记检查制度,做到帐物相符。放射性同位素的管理必须单独建帐,内容包括:编号、核素名称、生产厂家(产地)、购进日期、所属部门、用途、使用情况、检查情况记录等。

  (五)严格执行双人保管、双人收发、双人使用、双人运输、双人双锁的“五双”制度。

第三章 放射工作人员管理

  第九条 本办法所称放射工作人员,是指从事放射职业活动中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人员。

  第十条 根据《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卫生部第55号令),放射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申领放射工作人员证的人员,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学校正式聘任职工、年满18周岁,经职业健康检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要求;

  (二)遵守放射防护法规和规章制度,接受职业健康监护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

  (三)掌握放射防护知识和有关法规,经有资质单位举办的辐射安全培训,考核合格;

  (四)放射工作人员必须持培训合格证、个人计量检测数据、健康体检结果参加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定期审查。

  第十一条 对放射工作人员具体管理要求:

  (一)新参加放射工作的人员,须填写《放射工作人员登记表》,在学校实验室技术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实验室设备处)登记备案,统一安排到卫生部门指定的湖北省卫生防疫站体检。

  (二)体检合格后,参加地方环境主管部门举办的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班,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后方能上岗工作。同时须每两年参加一次复训。

  (三)放射工作人员必须佩带个人剂量计,定期接受个人剂量监测(3个月一次)。放射工作人员须到指定医疗单位进行定期检查(每两年一次)。

  (四)放射工作人员退休或调离学校时,必须到学校实验室技术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实验室设备处)办理手续,交回《放射工作人员证》及个人剂量监测计。

  (五)学校不提倡学生从事此类性质实验室工作,如果确实因科研需要,其导师或课题组必须要按照学校规定,将其纳入统一管理。

第四章 辐射工作场所管理

  第十二条 新建、改建、扩建放射工作场所的辐射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审批、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产;辐射防护设施设计方案及相关文件,必须报上级环境保护等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在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类别有提升的情况下,须经政府环保主管部门环评审批。竣工后须经环保、卫生、公安等有关部门验收同意,获得许可登记后方可启用。

  第十三条 放射性工作必须在辐射工作场所进行,不得以任何理由在非辐射工作场所开展放射性工作。

  第十四条 工作人员进出辐射工作场所须登记。辐射工作场所必须安装防盗、防火、防泄漏设施。辐射工作场所的入口处必须放置辐射警示标志和工作信号,防止无关人员接近。

  第十五条 当辐射工作场所改变工作性质不再用于放射性工作时,必须申请退役;退役辐射工作场所必须经专业检测单位进行污染检测,经上级环保主管部门批准,在实验室设备处备案后方可装修、拆迁或改作它用。

  第十六条 凡涉及新建、改建、扩建、退役辐射工作场所的项目或实验室内放射性装置退役、转让、调拨等项目的相关单位及主管部门,应及时向实验室设备处提交项目的辐射防护设施资料,以便对项目进行论证、审核、备案。

第五章 放射源及放射性废物处理

  第十七条 放射性废物处理需报学校实验室技术安全领导小组,由实验室设备处牵头,保卫处配合,提出处置方案,由实验室设备处组织实施。

  第十八条 涉源单位产生放射性废源废物要及时送贮,送贮前要存放在本单位原贮存地,经公安、环保等有关部门同意后,采取严密措施,统一处置。同时须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第十九条 同位素实验等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包括同位素包装容器),不得作为普通垃圾擅自处理。应按照规范要求将放射性废物集中收集密封,明显标示其名称、主要成分、性质和数量,并予以屏蔽和隔离,然后请专业公司进行统一处置。

  第二十条 含放射性同位素装置的报废,须经学校实验室技术安全领导小组批准;在没有取出放射源的情况下,不得对废放射源以及含放射性同位素装置进行任何处理。

  第二十一条 各单位须按照国家标准做好废物分类和记录,内容包括:放射性废物的种类、核素名称、数量、活度、购置日期、状态(气态、液态、固态)、物理和化学性质(可燃性、不可燃性)等。

  第二十二条 放射性废源、废物的处置费用,原则上应由产生单位负责。对于今后新购放射性物质需要足够的废弃处置准备费,具体办法另行制订。

  第二十三条 各单位须制定辐射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发生辐射事故(放射源被盗、丢失,放射源污染和超剂量照射,射线伤害事故等),必须立即启动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立即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同时向当地公安、环保、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实验室设备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附件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管理办法


  为加强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处置管理,防止污染环境,保障学校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保护参加实验教学的教师、学生的身体健康,实现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学校实验室技术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全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管理工作。实验室设备处负责执行具体的管理责任。

  第二条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以下简称“三废”),是指实验室在教学、科研活动等过程中所产生的,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弃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有毒有害化学废液、废气、废渣、粉尘及其污染物。

  第三条 实验室“三废”的安全处置原则是“分类收集、定点存放、专人管理、集中处理”。对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和学生必须进行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熟知“三废”处置原则和规定。

  第四条 实验室“三废”处置包括收集、暂存、转移及处理等环节工作。各学院或重点实验室“三废”处置管理组织体系应与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管理组织体系相同,同时需确定专职人员负责“三废”处置日常管理工作,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和学校有关“三废”安全管理的法规、制度;责任人负责收集、暂存本单位各实验室产生的“三废”,并负责将“三废”转交实验室设备处集中处置。

  第五条 学校设立“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基金”,专门用于处理“三废”。全校所有教学、科研实验室产生的“三废”其处置费用由实验室设备处统一支付。

  第六条 学校对严格执行本办法,主动收集、严格管理、安全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在年终学校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工作评优时应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本办法的单位和个人,实施一票否决制,除责令整改、通报批评外,年度考核不得评优;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司法机关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第二章 收集、暂存、转移及处理要求

  第七条 学校实行实验室“三废”处置管理责任“二层”落实制度,学校与各学院或国家重点实验室之间、各学院或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各实验室之间,须分别签订《实验室危险废弃物规范化处置责任书》(各层责任书样本在实验室设备处网站下载)。

  第八条 实验室负责人有责任对进入实验室进行教学或科研活动的人员进行“三废”处置方面的培训、管理与监督。

  第九条 各单位按需向实验室设备处安全与材料管理科领取“三废”回收容器及《实验废弃物标签》,按标签要求详细填写废弃物的名称、主要成分、类别、时间、责任人等信息并粘贴在废液桶上。

  第十条 实验室“三废”收集容器应存放在符合安全与环保要求的专门房间及室内特定区域,废液贮存时间不宜过长,要避免高温、日晒、雨淋,远离火源及生活垃圾,以免加速废液的化学反应。各实验室应根据产生危险废弃物情况制定具体的收集注意事项、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并张贴于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收集容器旁明显处;同时也要张贴危险废弃物标志、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管理办法。

  第十一条 实验后多余的、新产生的或失效(包括标签丢失、模糊)的危险废弃化学品,严禁乱丢乱倒。实验人员须将各类废弃物品分类包装、贴好标签后送各单位规定的危险废弃物存贮点,存贮点附近严禁明火。

  第十二条 不具相容性的废弃物须分别收集,不相容废弃物的收集容器须分开存放,以免泄露物接触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而造成事故。各实验室须根据本实验室产生的废物情况列出废物相容表或不相容表,悬挂于实验室明显处,并公告周知。

  第十三条 各单位须定期对所贮存的收集容器和设施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应及时采取措施清理更换。

  第十四条 学校定期、定点收集危险废弃物,选择有资质的专业厂家集中处理危险废弃物。

  第十五条 严格控制污染源,实验过程产生的“三废”,提倡综合利用。

  (一)废酸、废碱需中和后再行排放,严禁直接倒入下水道或普通垃圾桶。

  (二)有机废液或有害残渣,须回收保存,由实验室设备处确定的有资质的专业回收公司回收,不得自行处理废弃物。

  (三)低浓度的洗涤废水和无害废水可通过下水道进入废水处理系统,排放时其有害物质浓度不得超过国家和环保部门规定的排放标准。

  (四)废液中浓度高的应集中贮存以便于回收某些组分,浓度低的经适当处理确认安全后,方能倒入废液桶。易挥发的废液应储存在密闭泄压容器内,防止挥发性气体逸出污染实验环境。

  (五)实验产生的废气应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后,通过通风柜和排风扇等排风设施排放;未达标的应采取中和、吸收等适当措施,处理达标后排放。

第三章 附 

  第十六条 各单位应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另行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或管理规定。本办法未尽事项,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试行,由学校实验室设备处负责解释。




上一篇:我院顺利完成2016年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年度考核报告的提交工作
下一篇:实验中心简介